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转基因科普系列(上海站)在交大启动
发布时间 :2017-05-22  阅读次数 :4252

       5月18日,全国科技活动周转基因科普系列(上海站)启动仪式“转基因食品如何从实验室研发到我们的餐桌”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知识产权处处长林祥明、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副处长李争、上海市农委科技处副处长田吉林、江苏农学会事业发展部杨津津、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关新平、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党委书记仰颐出席了活动。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一年级的30余名师生。启动仪式由仰颐主持。

      关新平致欢迎词,表示上海交通大学一直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技术科研和科普工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一系列研究任务,并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生物转基因科普教育基地,让社会公众正确、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转基因技术重要的社会意义。学校将继续在农业部、中国农学会、上海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开展转基因科普工作,继续为转基因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林祥明在讲话中提到,举办转基因科普系列宣传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科学技术在问世之初往往会陷入争议,转基因科普的目的就在于让更多的人科学的认识转基因,了解经过安全评价、政府批准的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更加理性地对待转基因技术和产品。

       李争代表中国农学会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对于农学会工作的支持。农学会一直致力于依托各省农学会举办多项科普活动,每年还针对农业科技管理人员举办3-4次培训班,希望能够借助多样的形式把转基因宣传活动办好,让公众多一些了解,少一些焦虑。

       林祥明、李争、田吉林、关新平等为此次启动仪式共同剪彩,正式宣布启动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生物转基因科普教育基地的志愿者们耐心地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的师生们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基本知识,并一一解答了他们的疑问。

       上海交大生物转基因科普教育基地于2012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在农业部、上海市农委、上海市科委科协和闵行区科委科协等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采用”进社区、进校区和进农户”的“三进”和实地参观和现场演示的“请进来”等方式,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的具有影响的转基因科普公益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科普经验。2016年,科普基地的受众超过1.5万人次。在提高社会大众对转基因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为上海乃至全国转基因科普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该基地已经成为农业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的科普教育基地。

       此次“2017全国科技活动周-转基因科普系列(上海站)”系列活动由农业部、中国农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一起主办。启动会后系列转基因科普活动将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