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雄互作调控受精的分子机理(求真讲坛第25期 )
发布时间 :2022-09-20  阅读次数 :9050

主讲人:瞿礼嘉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教授

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时  间:2022年9月21日9:30

地  点:腾讯线上会议 

 

主讲人简介:

   瞿礼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7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现任国际植物有性生殖研究学会(IASPRR)副主席、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PLoS Genetics植物遗传领域主编、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学术杂志的编委。

   瞿礼嘉教授致力于研究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分子调控机理,在被子植物生殖隔离、杂交障碍和生殖育性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中做出多项原创性、教科书级科学发现,在Science、Nature Plants、PNAS、Current Biology、Cell Research、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植物多肽激素促进植物种间遗传隔离”该项成果从基因层面上解释了160年前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中证实了的“同种花粉优先”受精现象的分子机制,为植物打破远缘杂交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入选2019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报告摘要:

在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粒落到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带着两个精细胞(雄配子)通过导航作用,会精准地向着胚囊中的雌配子生长,路上会碰到八种不同的雌方组织/细胞,因此精细胞是否能精准地投放到雌配子附近成功进行受精,取决于雌-雄双方之间严格、复杂而精确的信号交流,已知有多种小肽信号及其受体参与了这些雌-雄间的信号交流过程。本报告将讨论富含半胱氨酸小肽及其受体是如何调控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雌雄间信号交流、从而实现成功受精的,其中将会涉及花粉管生长/导向、阻止多花粉管穿出、花粉管接受/爆裂、受精补偿、以及助细胞程序化死亡等过程中的最新结果。

 

欢迎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