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我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回信
发布时间 :2024-10-18  阅读次数 :276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我院师生团队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出色,勇夺金奖、实现突破。收到回信后,学院师生倍感振奋,纷纷结合自身参赛经历和科研工作情况展开热烈讨论。

我院党委书记顾建平:作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振奋和鼓舞,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年,我院学子在包括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在内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比赛中收获了佳绩,我们目睹了青年学生在备赛参赛过程中的成长,并为之喝彩和感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为我们后续进一步做好生命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在基层党建实践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引导青年学生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我院党委副书记张燕红: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倍感振奋,也深受鼓舞。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更是我们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世界同学竞技舞台,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对未知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敢探索。作为思政教师,将创新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同学们学习践行科学家精神,在科研上潜精研思,攻克卡脖子技术,用发现改变世界,为人类的事业发展贡献生科人的智慧与力量。

国赛金奖项目指导教师、生物工程系长聘教轨副教授倪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们对学生科创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思考,更为青年学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出有责任感、敢于奋斗的青年人才,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将秉持敢闯敢创的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在生物制造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服务于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市赛金奖项目指导教师、生物信息学与生物统计学系副研究员张岳: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无疑为所有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奋斗的青年人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对整个青年创新创业群体的鼓励和期待,为青年创业者们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生命科学领域的指导老师,感受到了巨大的振奋与鼓舞。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更高的热情和毅力投身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带领学生团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国赛金奖项目负责人、2021级博士研究生李朝风: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能够在大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团队和故事,现在想来我依然觉得荣幸和幸福。“碳智科技”从校赛到市赛再到国赛,我们不断优化技术和商业模式,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团队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在失败中汲取教训、越战越勇;在成功中保持谦逊、保持清醒。一路走来,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在未来,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敢地追求创新,不断学习,继续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去,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碳智科技”师生团队

 

院团委书记陈星宇:作为大赛工作人员和院系有关工作负责教师,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我倍感振奋,这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要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工作,这为未来学院团委团结青年、引领青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牢记要求与嘱托,全情关心、多维引领青年的全面成长发展,让更多生科青年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展现才华、实现梦想、贡献力量!

院团委副书记、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雅葶: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活力。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青年学子,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投身于生物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怕失败、勇于探索,不怕挑战、敢于攀登,在创新发展中积极发挥交大学子的智慧与活力,用青年智慧书写新时代科技创新华章。

参赛学生代表、2024级博士研究生梁宇晨:在本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我收获很多,感谢这样一个比赛的平台能让我们将繁杂科研的理论知识和成果加以整理,并思考其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在本次比赛中我作为参赛者,在项目答辩中得到了很多其他学科专家的建设性的意见,这也让我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我所做的科研项目并受益匪浅。也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在比赛过后我们团队会更加积极地投身科研的一线,并专注于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赛学生代表、2024级博士研究生史玉潇: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无疑为一线科研注入了新的动力,使我们倍感振奋。自参赛以来,“蛛”联璧合项目始终瞄准国家需求,在指导老师和学院的帮助下,借助大赛平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积极推进重组蛛丝蛋白新材料在医疗、军事等前沿领域的应用。通过这次比赛,团队在一次次的产品优化与调研过程中找准了市场定位,并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任。今后,我们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更多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参赛学生代表、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欢:作为参与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比赛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实际应用与科学研究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我们要降解哪类污染物、我们怎样降解这些污染物”是本团队的立项之本,为社会解决真问题要求我们脚踏实地做调研,前往垃圾填埋场和石油开采场等实地,要求我们从成本、效率、安全等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包装一个美丽的“PPT科研”。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真问题,用青春谱写新时代科技强国的华章。

参赛学生代表、2022级本科生钱薪宇: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放线菌地图——降糖药物阿卡波糖新型生产引擎”项目的一员,我虽是初次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但在参赛期间我得到了非常多宝贵的指导与建议。在比赛过程中,团队带领着我不断探索、创新、突破自我。这段经历于我们、于我本人都将是无比珍贵的财富,在日后的每一天都会让我有所启发。科技创新是提升经济竞争力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青年承担着科技报国的使命,展望未来,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更好的姿态、更强韧的毅力走向越来越高的舞台,为国家科技进步、生命科学事业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